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 详情页
【昆明】昆明200余人集中学习海绵城市标准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杨官荣 点击:3721次 日期:2016-12-8
 昨日,来自昆明市、区两级海绵办相关成员单位和昆明地区从事建筑、园林、环保、节水设计等方面的200余名技术人员,共同学习贯彻昆明市编制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要求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与广场、城市绿地和城市水系等新、改、扩建设项目,没有建设海绵型设施的不能通过验收。

  建设海绵城市,最重要的就是要千方百计留住雨水并加以利用。 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水务局副局长、市节水办主任龚询木介绍,为从源头控制雨水径流总量,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综合利用雨洪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水环境、涵养水资源,促进城市健康水循环,由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节水办、市住建局、市园林绿化局联合编制了《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包括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工程设计指南、标准图集。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技术标准要求,从规划、设计、建设、竣工验收等环节把关,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下大雨时,把雨水滞蓄下来存着,干旱时再把存着的水“挤”出来利用,城市如同一个海绵体,既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又可减轻城市内涝,削减初期雨水污染负荷,治理保护水环境,昆明离这样的城市渐行渐近。根据《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昆明将把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和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将海绵城市有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内容予以审查。新、改、扩建工业和民用建筑应继续严格按照节水“三同时”制度和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求,同期配套建设雨水综合利用设施;新建城市道路、高架桥、广场等市政工程项目应按照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求,设置渗透、转输和截污净化等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和施工;新建城市公园和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应结合周边水系、道路、市政设施等,按照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求,因地制宜建设雨水综合利用措施,增强公园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为滞蓄和净化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城市面源污染得到一定控制;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城市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其实,早在2009年,昆明就开始探索和实施雨水资源化利用,并制定出台了《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强力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城市。据最新统计,目前昆明已在200余个工业和民用建筑项目中同期配套建成雨水综合利用设施,日设计控制规模达15余万立方米。已建成17座雨污调蓄池,总容积达20余万立方米。已有60余条道路,采用了雨水生态断面技术与道路同步建设,并对已建成的50余个公园绿地补建了雨水集蓄利用设施。(昆明日报 记者杨官荣)

支持单位: 铭腾机构 良才培训 建纬(昆明)律师事务所 中物教育 新奇星科技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云南省房地产协会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189号五楼 联系电话:0871-6414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