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昭阳区针对乱建乱搭、少批多建、批东建西、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建设问题,坚持把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作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开创城乡建设工作新局面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拆违促“四治”、以拆违促“三改”、以拆违促“两增”、以拆违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一、树信心,高位推动违法违规建筑治理
昭通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陈豪书记、省长的指示要求,高度重视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工作,研究确定了“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苦战十三五、实现城乡大变样”的目标任务,市委书记范华平和市长郭大进深入基层、一线走访每月达2次以上,分别累计达38次、36次;专题研究、实地点评分别达10次和9次;现场办公、亲自督战分别达16次和15次,为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摸家底,确保整治精准发力
为精准发动,成立了城乡规划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户籍、产籍、地籍“三籍”调查体系,抽调精兵强将,组成10个普查认定组,历时半年多,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摸底调查,编制了《昭通市昭阳区违法违规建筑治理档案》,一户一档,一宗一卡,依法认定,全面摸清“家底”、查清“病根”。通过干部、代表动员会、户主大会、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制定出台了拆违控违安置政策、暂行办法、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了整治原则、认定标准、整治程序、补助标准、法律责任等,为实施精准整治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
三、盯目标,努力实现“六个零”
根据违法违规建筑现状,结合中心城市重点项目、片区开发、棚户区改造、重要节点提升、安置点建设“五大用地需求”,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组织、跟踪指导下,确保实现“六个零”。一是对违法建筑,必须坚决依法拆除;对违法用地,必须坚决打击;对违法违规建筑行为人和幕后支持者,必须坚决查处,确保实现违法违规建筑行为“零容忍”。二是通过当事人思想动态没摸清楚不放手、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界定不清楚不放手、调查取证资料不齐全不放手和违法违规建筑政策向广大群众讲清、经济账向广大群众算清、一户一档的违法违规建筑底数和涉及党员干部的情况摸清“三不放手”“三清”方式,确保实现调查摸底“零盲区”。三是坚持“日巡查、周督查、月暗访、季考核”的管控模式,集中力量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排查,确保实现违法违规建筑行为“零增量”。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拆除的原则,市、区主要领导带头走村入户,尽最大努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实现和谐拆违“零冲突”。五是及时成立区违法违规建设治理工作督查组,做到“一案一挂牌、一案一班子、一案一督办”,确保实现依法惩处“零宽容”。六是结合实际,通过制作宣传牌、悬挂横幅、开办板报、刊发专题等有效措施,让市、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人心,确保实现宣传教育“零死角”。
四、抓重点,切实做到“五个始终”
按照“以问题为导向、以补短板为着力点”的要求,主攻关键,积极作为,确保做到“五个始终”。一是始终坚持分类处理。按照“尊重历史、注重现实,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先难后易、重点突破”的总体要求,对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的行为人,按照相关标准,给予补助;依法强制拆除的,不享受任何补助;对顶风建设、暴力抗法、威胁恐吓的,从严、从速、从重处理。二是始终坚持标本兼治。坚持自行拆除和依法拆除相结合、思想引导和公开曝光违法案例相结合、依法认定和规范操作相结合、处罚与奖励相结合、违法违规建筑治理与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做到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三是始终坚持重点突破。根据违法违规建筑分布情况和城市建设发展需要,选准突破口,重点治理肆意侵占国有闲置土地和集体土地的、影响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的、影响供电供水交通安全的、影响市容市貌和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上级督办的五类违法违规建设。四是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办法补到底,做到有法可依、执行有据、程序规范、内容公正、手续完备,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平、以公平树公信、以公信聚民心。五是始终坚持干部带头。坚持以党性作保证、以帽子作抵押,确保区级领导、乡镇(办事处)领导、村(社区)“三委”班子成员、村(居)民小组长和代表、党员同志带头拆违。
五、强保障,全力确保“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区委、区政府及时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每日一会商,每周一报告,每月一调度、一总结、一考核;街道办事处全面落实了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村(居)委会干部充分发挥地清、房清、人“亲”优势,包片到点、到户、到人,层层压实责任。二是责任追究到位。制定违法违规建筑整治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乡镇、办事处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谎报、漏报、瞒报、拒报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或纵容、包庇、擅自放任乱搭乱建的,从严从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三是群众工作到位。始终坚持用“真心、细心、热心、耐心”的工作方法,进千家万户增进感情、用千言万语宣传政策、用千方百计化解矛盾、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群众千难万难,组织引导村(居)民通过村民自治、干群合力,实现和谐拆除。四是长效管理到位。完善城市规划区违法违规建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讲评评比制度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健全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工作报告制,建立违法违规建设信息举报平台,组建成立区城管委、综合执法局、管理执法大队,强化违法违规建筑治理。
六、取得成效
截至10月底,昭阳区累计拆违265.78万平方米,整理土地2.2万多亩,打通了19条“断头路”、 23个“肠梗阻”,17条主干道及其36条连接线全部提升改造;列为国家住建部、环保部重点督查,按国家要求2020年完成治理的利济河、秃尾河、东门小河等三条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工程量的80%,将于今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2%;一批“臭气”被清除,城市“两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成效初步显现,一批“脏、乱、堵”十分突出的城市“痛点”被逐步根除,“干净、方便、有序、活力、安全”的城市管理目标初步实现。投资151.95亿元,实施棚改3.3万户,启动建设棚改安置点9个;开工建设70万吨水电铝、乔治白服饰等重点项目64个;新建和提升改造市政道路78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96万平米,城镇化率达44.64%。